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人终将成为自由自觉自主的人

王育琨 王育琨频道 2023-01-25

成为自由自觉自主的人


记得2016年应华为之邀去法国巴黎参加欧洲创新日大会。来自全球的科技大咖纵论当今移动互联趋势。科技大咖发言关注今天虚拟社会的哲学基础。


有一个大咖提出,在今天去中心化、去整合化的背景下,马克思的信条重新有了现实的基础:“人终将成为自己领地上的主人”!



互联网终于“使人成为了自己领地上的主人!”


网络科技发展,让马克思当年的预判有了现实的基础:人终成为了他自己领地的主人。


确实,马克思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立新唯物主义,重新确立了能动的主体人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以前,有一种说法,把马克思归结为“唯物主义”,不讲究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错误的。马克思与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不一样的地方,是他的新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确定自觉自由自主的人,更看到了人背后的自主能动的意识,是一切的根因。人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的。是初心,又是终极目的。马克思的哲学,不仅仅是在中国,而且为科技高度发展的虚拟社会奠基。


“任何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人终将成为自己领地的上的主人。”

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类本性主要包含三个基本点:(1)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因与内在意向,是求生存求发展的自我实现欲。(2)人类生命活动的性质,是自由自觉地活动。(3)人类生命活动的方式,是结成一定社会关系。

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因与意向——自我实现欲,应是人类本性之本源,也是人与动物之间本原性区别。所谓自我实现欲,即指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的欲望潜力。从广义看,包括最低层的吃、喝、穿、住、行、安全和中层的感情、社交、尊重等需要的自我利益实现欲,也包括高层次自我能力展示、自我个性完善等自我价值实现欲。这种自我实现欲望力,客观潜存于人类心灵深处并随着人的生命周期及外部刺激而有规律地递增与发展。

每个人的欲望值,虽然不同,但自我实现的潜在欲求却是一致的,共同的。马克思在分析人类本性时指出: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新的需要,又将产生新的自我实现的历史活动,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人类是由与生俱来的创造历史、实现自我的潜在欲望力为驱动本源,而产生出自由自觉的社会生产等实践活动的,生产劳动又进一步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促进了人类的不断进化与多向度发展。顽强、非凡的自我实现欲望力是人类得以自由自觉创造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与内在动力,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与人的社会性都是由此而派生的。

人的类特性就是让还没有存在的无穷性的自己存在,要在实践中拿出与众不同的绝活。

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代表作《关于费尔巴哈的哲学论纲》中,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

“以前所有的唯物主义,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他们没有看到能动的人,更没有看到改造世界的实践。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ā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没有在创造性实践中呈现的创造性思维,是不存在的。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每一个当下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体背景,就没有办法理解人的能动作用。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深扎在实践 的基础上。理论、精神,只存在于实践中。没有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理论和实践,只是空中楼阁,没有现实的意义。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那些能够推动改变世界的哲学,只能来自于实践。


马克思的理论,与近3000年前的老子理论是相通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旧系统论述了这个主题:“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缴,两者异名同谓,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在至隐至微处与众不同的存在中,才有虚空精神和大道的微妙作用。虚空与实有,一体两面,同出而异名,相反相成相互推动会形成生生不息的创造。《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统贯全书。有至隐至微处与众不同的绝活,才可以承载大道精神,在第67章有根为精彩的阐述: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直接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是人不要管,用管不是人”。当每个人都自然而然“我自然”的时候,一个合作共赢的商业社会,将会真正实现。



地头力: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老娘叫吕春华,1920 年出生,大字不认识一个,是一个裹着小脚的女人。为支持父亲在远乡供销社当店员,她一个人在农村带大六个孩子。年轻时出去跟爷们儿一起推小车,上坡下河,晚上还要多干一份活好多挣点工分。村里男人在外的,家里有两个孩子的,老大初中就不能上了,要回家帮着娘干活,怕娘受村里面的野男人欺负。而我老娘却坚持每个孩子都要上学。


老娘的口头禅:

“头拱地我也要让你们去上学!”

“头拱地也得把这事办了!”

“头拱地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是人不要管,用管不是人”

“回到你的地头,头拱地拿出绝活!”

“车到山前必有路,出水才看两腿泥!”

“哪有那么多顺心的事?哪有那么多说道?

你自己把它拨拉过来,头拱地做好就是了!”

……


“头拱地”,赋予老娘一种生命本原的大能,是老娘洪荒之力爆发之道。1961年,老娘头拱地,把大哥拱进了南开大学;1963年,老娘头拱地把大姐拱进了鞍山钢铁学院。


头拱地,也是我们母子潜意识连接的桥梁。头拱地,一直在不断拉抻着我的心性,塑造着我的人格。历经人生冷暖和跌宕起伏,我更体悟到一些深远的东西:老娘代表着中国母亲的生存之道,代表着一种活泼泼的大生命,头拱地更是普通人离不开的连接生命大根之路。诚可谓,原力本具,心性圆缺,脚踏实地,圆通自在。


“头拱地”是山东农村很流行的口头禅,指嫩芽拱开地墒露出尖尖角的劲道,也指在田间地头黄牛拉着犁头拱地往前走的韧劲。嫩芽拱出土墒是靠头部的力量,黄牛拉犁耕地头贴着地皮走,也称“地头犁”。头拱地,是脚踏实地,即要用的你灵性、你的意识、你的智慧聚焦当下地头上的难题,拿出绝活来。


老娘的口头禅,富有哲理,透着老娘的觉性,也传递着山东大地一万年以来中国人生生不息的密码。



我最喜欢的老娘口头禅是这一句:“哪有那么多顺心的事?哪有那么多说道?自己把它拨拉过来,头拱地做好就是了!”


我从老娘的这句大白话中,我提炼出6个字,组成一个地头力公式:

 

地头力=喜爱(目标)× 专注(死磕)× 做好(绝活)





地头力是深根固柢之道。对一个人、一个企业和一个国家都适用。当下,立下一个对人类有益的目标,要把压力转换成动力,要喜爱这个目标,喜爱就有了无限的动能;但是还不够,还必须专注死磕这个目标;单纯死磕也不行,还必须拿出与众不同的绝活。这是一个闭环,不是口号,而是默默无闻的扎实努力。


死磕!死磕!死磕!把生命交给目标,在行动中创造机会,在机会中创造价值。这是一个人和一个公司自尊的最好路径。



日本明城大学教授河田信绘制地头力示意图

对人类有意义的额目标很重要。那是可以吸引多大的能量场来助你地头力爆发的重要因素。如果您是损人利己的目标,你遇到的将是阻力;当你以不害人为目标,吸收的能量将增多,但是还不够强;当你以利他绝活为目标,你理他的范围将是你吸收能量的圈层。如果像华为一样,确立“磨好豆腐给妈妈吃”,为全人类创造价值的目标,你将会倾宇宙之力,造当下之妙有。

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时确立了宏大的目标,后来发展成造福全人类的学说。他的理论,正在指引着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的崛起。中学毕业时他说: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7岁初中生的论文,就显示马克思不一般的品质。他把青年的选择,人的选择,定格在为人类进步做有意义的事业上。这会使渺小的人生汇入人类历史的洪流之中,你将不会被干枯,你将获得永生。


附文

马克思:青年的选择

(本文是马克思于1835年8月12日在特利尔中学毕业考试时写的论文)。



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的存在。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


能有这样的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是这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考虑这种选择──这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他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因为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神总是轻声而坚定地作启示。


但是,这声音很容易被淹没;我们认为是灵感的东西可能须臾而生,同样可能须臾而逝。也许,我们的幻想油然而生,我们的感情激动起来,我们的眼前浮想联翩,我们狂热地追求我们以为是神本身给我们指出的目标;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很快就使我们厌恶──于是我们的整个存在也就毁灭了。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但是,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


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动、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但是,不只是虚荣心能够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份量,即它让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然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


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智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它既不是依靠经验,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观察,而是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然而,我们的目光应该投向哪里呢?在我们丧失理智的地方,谁来支持我们呢?


是我们的父母, 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 饱尝了人世的辛酸。──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


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但是,我们并不能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么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但是,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然而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


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但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


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但是,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的职业,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


但是,正如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那种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使我们感到压抑。


这里,我们除了自我欺骗,别无解救办法,而以自我欺骗来解救又是多么糟糕!


那些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同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这些职业能够使才能适合的人幸福,但也必定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就仓促从事的人毁灭。


相反,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附文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


提纲原文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ā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ā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本身中分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所以,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七、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八、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九、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十、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性别  男

民族  犹太

出生年月  1818年5月5日

出生地  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特里尔市

信仰  共产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后期)

星座  金牛座

别名  摩尔

血型  O型

外语水平  徳、法、英等

学历  哲学博士学位

职业  自由职业者

联系地址  四处漂泊,曾长居迪恩街28号

毕业院校  柏林大学

代表作品  《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

经典名言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它,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

家庭情况  妻子燕妮·冯·威斯特伦,育有四女二子

主要成就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就他个人而言,他的极其伟大的著作是《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个人身份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犹太裔德国人,近代政治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革命理论家,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家庭背景


卡尔·马克思(德国犹太人)出生于德意志邦联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特里尔城,逝世于英国伦敦。马克思的父亲是犹太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律师,这对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影响很大。在马克思的家庭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他的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是荷兰人,贤淑善良,善于持家,对马克思父亲的工作帮助很大。


具体著作


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1844年)、《共产党宣言》(1848年)、《哲学的贫困》(1847年)、《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年)、《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年)、《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法兰西内战》(1871年)、《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等;他的一些著作是与其挚友、同为德国革命社会主义者弗雷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完成。马克思的—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方针。


社会实践


·1835年-1841年中学毕业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中学毕业时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8月),大学期间,成为青年黑格尔分子

·1842年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与“自由人”决裂。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结婚。

·1844年3月,与卢格决裂。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合写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11月至次年5月,他们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845年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与恩格斯合著)(1845-1846年)。1847年7月,作《哲学的贫困》。1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

·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1848年2月,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洪流。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布鲁塞尔到达巴黎。1848年5月31日由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创刊。

·1849年5月16日,普鲁士政府下令驱逐马克思。19日,《新莱茵报》被迫停刊,用红色油墨印刷了最后一号。

·1850年3月和6月,先后两次与恩格斯一起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1850年,马克思写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1857年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8月),1858年著作:《鸦片贸易史》(1858年8月3日和9月3日),1859年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860年12月1日作《福格特先生》。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应邀出席第一国际成立大会,当选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他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两卷在马克思死后,由恩格斯整理其遗稿,分别在1885年、1894年出版。1870年10月马克思与移居伦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由于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

·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宣读了题为《法兰西内战》的宣言,指出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积劳成疾,躺在安乐椅上溘然长逝。享年65岁。


技能


著书、办报、研究经济、政治、思想理论。


涉及学科


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翻译,工商业实践,甚至还触及数学、自然科学等。


个人爱好


读书、看报、冥想、写作





地头力=喜爱(目标)× 专注(死磕)× 做好(绝活)

地头力: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潜能量表

扫码进入,得到自己潜能评估报告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